「自學」讓我開始學會「自我負責」
2017-09-01 09:47:34 張佳祺 報導
訪問對象:劉子凡同學(高中一年級)
開學季到了!學生們收拾暑假放鬆的心情,重返校園!但也有一群學生,選擇不同於傳統體制內的教育方式,而是在家「自學」。到底「自學生」的生活跟一般學生有什麼不同呢?他們也會有學習壓力嗎?
去年(2016)六月從台中市豐原國中畢業的劉子凡同學,才去了高中就讀兩天之後,就毅然決然地選擇申請在家自學。早上學習英文、韓文,下午練習樂器,包含鋼琴、小提琴、吉他各一個小時,有時候幫忙一些臨時性的家務,晚上則由媽媽教導中文,一週至少都會有一次以上到音樂教室學習的課程,這樣的學習模式已經進行超過半年的時間。
劉子凡的這個決定是他們家族中史無前例的,也讓家長們一時之間手足無措,不知道要找誰諮詢。子凡的爸爸是一位有機農夫、媽媽是一位國小的代課老師,雖然父母親最後還是支持子凡的決定,但心中難免擔心,也因為子凡「自學生」的身份,經常成為家中長輩之間茶餘飯後的話題,有時常會讓她備感壓力。
但子凡同學很明確自己未來的目標是音樂的幕後製作產業,目前高中學校的學習和社團無法滿足她的需求,雖然知道自己的個性較為被動,但也透過這個成為「自學生」的重要決定,漸漸改變自己的學習態度。子凡說:「以前坐在電腦前就只會追劇、打遊戲,現在我才真正學會使用網路的學習資源!」
子凡同學也表示,自學生一開始最困難的就是「找教材」。以前被動地等待學校老師給我們知識,現在要在有限的經費裡,自己找學習的方法,確實是一大挑戰。子凡預估每個月學習的費用大約4800元,一個學期花費將近3萬元左右,政府每個學期補助經費上限也只有3萬元,而且從2017年二月份申請至今,都還沒收到補助款,對於家中經濟並非富裕的家庭也是一大挑戰!
「自己的時間自由規劃」,相信這是許多人的夢想之一,但這不是逃離而是另一個挑戰的開始。子凡也從決定自學開始,每隔週就和爸爸一起到南投偏遠小學或幼稚園,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,從付出之中得到快樂。子凡也給自己目標,每個學期都要進步並更加積極,「自己的決定必須為自己負責」!
影音專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