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南】第一座城樓-臺灣府城大東門

2014-07-23 08:22:40 顏思淳  報導

以「大東門」為中心的東門圓環,位在臺南東區的交通要道上,是許多人每天皆會經過的地標。城樓有著紅柱白牆、紅瓦燕尾,遠在街道另一頭就能看見它典雅穩重的身影。

臺灣府城大東門又稱作「迎春門」,有著 270 年歷史,是清朝府城建設的十四座城門之一,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,也是臺南僅存的城樓中保存較完整的一座。

清朝雍正期間(1725年),臺灣府建城,第一座興建的城門便是大東門。1895 年,日軍攻入府城,鑑於日本人的都市建設、道路開闢等計畫,許多城樓遭到損毀。所幸當時的大東門並未受到拆除,但後來一場嚴重颱風帶來豪雨,老舊的大東門不堪風雨侵襲,樓城崩塌,僅基座存留。1977 年,臺南市政府提出古蹟整建計畫,殘破的大東門自此才被恢復為原來樣的樣貌。



(由東、西兩面望去,便能見到大東門扇形、長拱形的窗戶/顏思淳攝)

大東門在當代是十分宏偉的建築,花崗石砌的基座上建有兩層樓,採歇山式的屋頂,城樓上有扇形、八角形,甚至「書卷型」的窗戶,十分獨特,西側的拱門上則刻著「迎春門」。當時外圍還有甕城環繞,甕城今已不不復存在。

大東門雖被規劃為公園型態,但因四周交通繁忙,多有噪音,因此甚少居民、遊客走訪此處。大東門的歷史也就這樣默默地隱埋在城中。

影音專區

廣告專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