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談台中小農的期望-與蔡精強局長對話

2013-11-21 11:46:30   報導

一談到最近強強滾的台中新社花海,台中市農業局蔡精強局長,臉上洋溢著笑容並驕傲地說:「今年的新社花海是8年來最成功的一次,上周假日一天曾湧入25萬人,創下歷史新高,感謝天公作美呀!」新社花海正是大台中地區,結合政府與小農的力量,共同努力創造出來的好成績,也再次證明大台中的農業實力。
 
找出特色,為自己打造品牌
 
一年一度的新社花海,的確是各家小農們打響名氣的最佳時機,但百家爭鳴之下,如何才能脫穎而出?如何才能在免去傳統買賣的利潤消耗,讓小農能夠得到應有的報酬?
 
蔡局長表示,近年來政府也不斷鼓勵小農能夠找出市場區隔,才能直接吸引消費者,而真正達到產地直銷。其中有一位於梨山的梨子果農就是很好的例子,透過宅配系統,將當季最新鮮的梨子產地直送到府,且非常注重售後服務。有一次他為了兩顆梨子有果蠅,親自開車到雲林斗六的客戶家關心,並送上一整盒的梨子當作賠禮,因此誠信與負責從此成為他的活招牌,也為自己建立屬於自己的通路。
 
在數位網路時代,電子化行動商務絕對是未來的趨勢,政府目前也透過地方產銷班,積極推廣農產品的運輸知識,以減少運送過程的耗損。蔡局長也表示,農產運輸耗損必須控制在5%以下,才算合理範圍,其耗損問題,大多都出自於包裝和保鮮方面。
 
近3年來,台中地區一直是荔枝外銷新加坡的大宗,也是因為克服了保鮮和採收時程的問題,經過不斷嘗試,目前台中的荔枝以全程保持攝氏5度的低溫保鮮,外銷到許多國家,並因為其高品質,而受到當地消費者青睞。
 
食安問題人心惶惶,有機、無毒成趨勢
 
最近媒體、報章雜誌,斗大的標題總是食安問題,食品加工的黑心商家,搞得台灣人心惶惶,因此民眾尋找健康食材來源,更成為未來得趨勢。台灣從前的慣行農法,能種出外觀可口的農產品,甚至外銷日本,但卻也漸漸影響台灣土地的地力,讓葡萄少了葡萄味、橘子缺了橘子香,當然也影響大家的身體健康。
 
近年來有機、無毒、草生栽培等耕作意識抬頭,有越來越多小農寧願提高生產成本,也要堅持種出令人安心的食材。蔡局長也表示,對於有機、無毒的推廣,目前還止於個別農戶,不過未來政府已經有計畫,在外埔地區租任將近10公頃的農地,設為有機耕作專區,並招攬有有機耕作經驗的農民優先進駐,並與教育局配合,提供大台中地區學童們的營養午餐。
 
且對於現在正在申請有機認證的小農,只要通過認證,農糧署每年都會撥經費全額補助,以鼓勵協助小農自我成長。
 
台灣農業真的能走向國際化?
 
台灣農業無法如國外大規模經營,但在土地面積先天的限制之下,也自然發展出特有的「小農優勢」。據蔡局長表示,台灣農民管理經驗佳,教育水準高,再加上政府研究單位的技術指導,能夠快速與小農經驗接軌,相信絕對有國際競爭的優勢。在海島型氣候的台灣寶島,高山的水氣與農民敢拚又負責任的性格,是台灣小農的優勢![圖/劉惠雯 文/張佳祺]

影音專區

廣告專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