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樸的"日式正食料理"

0000-00-00 00:00:00   報導

在印象中,日本的飲食文化總是高雅、精緻,甚至可能有點不同於印象中的亞洲熟食觀念,其實,日本還有一種稱作正食的料理,難道非正食的料理就不是好料理嗎?在正食協會出版的文章中指出,這種料理方式源起早年中國和尚的修行及飲食方式,而後經過長年累月的變化,已經非常接近簡樸、當令食材,以及溫和不刺激人類的飲食習慣。目前,正食推廣半世紀,已經不只是一種飲食,更會融入在某些人的生活中。

 

在日本關西地區,甲子園附近有位長年教授正食料理教師-浦谷女士,在她的聯絡網頁裡提到,正食的料理是「吃糙米(玄米)、不吃紅肉、雞蛋、奶和糖。」充滿好奇的情況下,寫了封郵件與她連絡。她概括解說,「正的反義,就是不好(偽)、如果不好(偽),那就是不健康的吧?所以,我們是不亂吃對身體不好的東西喔!」呵,真是淺顯易懂。大致上理解正食料理使用食材的原則後,經過她的同意後,很榮幸在她家擔任二廚,除了輔助學員備餐,同時充當學徒,體驗正食料理、刀法,短短一周,就像體驗課程,上了三堂珍貴的課程。課程也依照學員程度不同,使用不同食材學習及處理。

 

當季的時蔬都有本身的屬性,在浦谷女士的冰箱上,有一張彩色圖表可以查詢的,因此採用不同的料理手法做處理,可炸(天婦羅),可煮(糯米丸小串),也可蒸(手工胡麻豆腐),製作過程中,磨米和攪拌就真的像是修行,非常辛苦。可愛的傳統甜點其實全都無糖,沾取少量的手工醬油,來提出五穀裡含有的少量麥芽糖豐富味蕾。餐點製作完成後,不能馬上開口大吃,像藝術品選擇適合餐點的餐具,浦谷女士的餐具收納,比廚房的中島桌子還要高大,驚人的像是小型博物館的收藏量,真是大開眼界,她開玩笑的說,她現在正在學習「如何捨棄」,真是很難阿;挑選後再細心盛裝,偶爾點綴小花或香料,才端上餐桌,依序擺放茶、主食、主菜、湯品及甜點的固定位置,雖然不嚴格,卻是一種制式的習慣,因為視覺也是飲食生活的一部分。

 

每個人在桌前慢慢說出料理心得,整個過程,充滿細節,原來,正食料理說明的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習慣,並不單指是某種形式上的料理,這是西日本在戰後的一種生活方式;相較速食文化,城市快速步調,或許能更享受於這樣花上四個小時的料理生活,帶著滿心感謝種植的農夫、協助將料理送至我們面前的所有人,一句真心感謝,喊出日文的「我要開動了」,親口嚐到自己與其他學徒們努力的餐點,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。[圖/文 陳虹如]

影音專區

廣告專區